抗疫心路历程 任向红

 抗疫心路历程   任向红

引言

这几年,我人生中最坎坷的几年,什么不顺的事都能碰上,刚从死里逃生出来,又遇到Covid-19肺炎病毒世界大流行。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我,感恩先生相依相伴,慢慢走到今天。疫情还未结束,未来也不知道如何?即兴几句打油诗,给先生一个承诺。

为我祝福祈祷,

再等三年可好?

长发及腰无恙,

退休伴你到老!

二零二零年三月十一日,单位收治第一例冠毒肺炎病人,至今已有一年多时间。从开始的措手无策,到如今从容面对,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自己知道。纪实自始至今的抗疫历程,给自己留个记念,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记得那天,同事告诉我,收入院的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住在十楼一个负压隔离单间。我感激地看着她,心想如果她不说,三层楼一百多张病床,我楼上楼下跑,万一迷迷糊糊闯进去咋办?现在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一身冷汗。哎,一直担心,一场无硝烟,跟病毒斗智斗勇的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跟看不见、摸不着、极具传染性的病毒对抗,科学总结出要战胜它的三条途径: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然而,不幸的,我自己就属于易感人群,而前面两条途径,对自己的工作环境来说,也是令人担忧的。从收入第一例疑似开始,今后,传染源将会源源不断地入侵我的工作场所,我没有能力消灭它;狡滑狡滑的病毒,对如何切断它的传播途径也是个未知数,科学准确的方法,一时莫衷一是。尽管世界级专家都在研究它,可它还是猖狂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击人群,一时无法真正摸透它的脾气。我能夠做的,就是尽力保护好自己。

    如何护自己呢? 让我一一道来!

   虽然在异国他乡多年,受多元文化影响很深,但是,实际应对极端情况,我们依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为指导。即:先学孙子兵法,不打无准备之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所以,我在参战之前、投疫过程中,给自己立下许多规规矩,今天总结归纳为“四三二一”。即:四字决:护、勤、细、慢。三个不:不加班、不轻视、不畏惧。二好:吃好、睡好。一如既往,斗到底。

护:护住自己才能护住家人。可怎么护是个大问题!病毒看不见,却无孔不入,防不胜防。跟它斗没粮草,消灭它没枪炮,防住它没工貝,你不惹它,它会惹你。难道跟致病微生物斗了近四十年的俺,这次要栽在它手里?心有不甘,得想办法将自己周身保护起来。网上推荐的防疫方帖,却材料备不齐。怎么办?只好找出家里的黄芪、陈皮、大枣、姜、西洋参、苟杞、人工培植的灵芝、带皮带蕊的莲子,一锅熬水加蜂蜜喝;糖醋泡大蒜子,专捡变成翡翠绿的吃;洋葱炒牛肉、羊肉、鸡肉、猪肉,天天换肉不换葱;大口喝水,大碗吃肉。有用无用先不管,起到心理作用也是好的。

勤:勤能补拙。勤洗手、勤洗脸、勤洗衣服;勤用消毒纸巾擦桌面;勤换衣服、口罩、被服;勤读各类科普防疫文章,去伪存真;勤动手做可洗布帽子、隔离衣、鞋套,一针一线密密缝,进隔离楼穿里面,在办公室穿外面,上个双保险;勤沟通是重中之重。跟老板沟通,讲述自己的想法,取得理解,不违反CDC疫情防控规定。跟患者沟通取得信任和配合。跟妈妈沟通让父母放心。叮嘱儿子、媳妇、女儿,跟他们交流防护经验。还有我的枕边人,知道他不允许我自我隔离在地下室,就告诉他我的防护计划,做最坏的打算,釆用最佳的措施。每天下班后跟他汇报当天发生了什么?哪点做得好、防护漏洞有哪些如何补救、听他讲有科学依据的话、携手勇敢向前行;勤祷告,求我所信赖的神施恩典、怜悯、用他大能的手托住我和我的家人度过这一难关。

细:1,计划详细,家里、办公室有计划地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地下室设计成隔离间,万一中招如何自救,连身后事的安排都跟家人交待详细;2,准备精细,精而不繁。消毒用物三种,70%酒精、肥皂水和Bleach。三个药品,阿奇霉素、泰诺、Mucinex(化痰剂)加其它用品如体温计、血压计、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塑料袋、可洗的平光眼镜、面罩等;充分利用家里的Treadmill锻练身体,评估自己的心功能和耐受力;3,观察仔细,仔细观察周围动态,办公桌被他人占用后,及时清消。仔细检查防护用品是否有破损。仔细阅读病程记录,不放过任何疑点,及时检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4,事无巨细,进病人房间前考虑仔细,不遗漏任何所需物品,确保每项操作步骤防护精细。工作和休息时间安排紧凑精准,尽最大的努力减少穿、脱隔离衣次数,减少污染机会。下班回家后更要仔细,外衣、帽、鞋套在车库内脱下和其它用品一起包进塑料袋里直接扔进洗衣房清洗消毒,淋浴半小时,将自己清洗干净后才跟家人接触。哎,这个小小的病毒硬是将我这个大大咧咧的女汉子变成了精怪婆。

慢:“慢”是先生每天都要反复叮嘱我千百遍的字眼。可是我这个天生的说话快,走路快,做事快,脑壳转的快,风风火火,心直口快的个性要慢下来谈何容易?记得是战后第四周的周二,任务是组队几个业务能力强的人新建一个十二张床的外科手术后重症非隔离监护单元。忙了差不多六个小时才有点空闲,洗漱好后仅戴个外科口罩去休息室吃中餐。路过隔离楼,看到一个确诊病人房间的门是开着的,想都没想自己没穿戴防护用品,本能的去关房门时见病人将胃管拔出了一小段,一急就冲到床旁制止,将胃管推进去固定好,还一遍遍叮嘱她不能再拔出来,重插会很疼?又告诉管床的同事发生了什么,直到同事问:“你裸奔进去的?”才意识到犯了大错。回家后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心里的煎熬,反正是做了一个晚上的恶梦。直到第二天才有勇气告诉我家那位,哎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吃一堑长一智,Slow down(踩一脚)成了我每天上班自己叮嘱自己的口诀。一次,一个冠毒阴性的患者突然病情变化,急救铃响时,我终于做到将自己全副武装好后才干活,病人送进ICU,还没进房门,医生们都全副武装好了。后来听同事哭丧着脸说:他确诊了,是阳性!我暗暗庆幸自己依然健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处在抗疫最前线,经历了手忙脚乱、惊心动魄和措手无策。这一年多的经历可以整理成册,写成连续剧。我的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重症监护单元把关,只有隔离病房叫急救或者严重缺人手才上火线。这一年多重症监护室的管理经验让自己的业务能力又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一年多的历程,也更加让我明白,自己只不过是大自然中的一粒尘埃,敬畏大自然之心油然而生。承蒙上天的眷顾、厚爱、怜悯,这一年多,除正常休假,我没有缺席一天工作,一直在一线。愿我主我神继续保守看顾!(全文完)


题外话

疫情期间,儿子、儿媳都在一线参战,为了相互扶持照顾,他们决定结为百年之好,成家了!了却了我的心愿,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女儿马上就要完成大三第一学期的学业。除了门门功课全A,课外活动也没耽误。玩模拟法庭,一会儿是正方主辩,一会儿是反方主辩,其它Team缺人她又串客证人出庭作证,每个周末都在外面折腾,遗憾的是以一分之差没能将全美大学生模拟法庭赛的最佳辩护律师奖杯捧回家;由教授推荐,经历二十多次的演讲、面试,最终由校长拍板从上万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校长智囊团成员之一(唯一的亚裔),为校长们出谋划策。先生我就不表扬了,老夫老妻,谁也离不开谁。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人生路 陈枫